微信客服

官方抖音

服务热线: 400-0371-345

1

电池回收政策完善

完善电池回收政策法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电池回收政策法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立法建设:目前我国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缺乏针对性法律,多为宽泛的环境保护类综合性法律,难以有效支撑产业发展。因此,需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明确各个环节和主体的责任,充分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虽要求建立车用动力电池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但未明确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的责任,应通过专门法规进行明确。
  2. 明确主体责任:在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明确整车制造企业和动力电池制造企业等各主体在电池回收利用中的具体责任。与整车制造企业相比,动力电池制造企业更有条件作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主体,应通过法规予以明确。
  3. 完善标准体系
    1. 加快标准制定修订:加快制定修订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推进面向各环节细分领域的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底,我国虽已发布多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企业标准权威性和通用性一般,当务之急是围绕管理规范、设计生产、报废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等环节,按照急用先行原则,重点开展关键细分领域的标准编制。
    1. 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思维:推动建立覆盖电池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再利用等全过程的统一标准化体系,在电池设计和选型早期就将后续梯次利用和可回收性考虑进去。
  4. 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相关行政法规,加强对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大对非法回收和违规处理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例如,开展清理废旧动力电池“作坊式回收”联合专项检查行动。
  5. 建立溯源体系: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流向监测,实现生产、销售、拆解、利用全程可追溯。目前我国已建立“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但存在部分企业注册不全、信息录入不完整等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查、风险可控、责任可究的全流程、全环节监管机制。
  6. 政策引导与激励: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电池回收利用,推动行业发展。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废铅蓄电池和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建设,财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一直在寻找安装简单、智能控制的机动车报废拆解解决方案?

可拨打电话或在线联系我们,立即处理您的需求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
请立即联系我们

立即咨询

全国统一咨询热线

400-0371-345

邮箱

13513801000@126.com

免费获取定制方案

相关新闻推荐

查看全部新闻

产品推荐